我們同住地球一家---日本311海嘯有感而發
秘書長/林美瑗
「災難使人成長,也使人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生存的意義,以及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價值---」,這是網路書店的話語,也是面對日本311地震和海嘯之後,人類不得不的警覺和省思。
「日本遭逢千年一遇大地震,死亡及失蹤人數逾2萬,20多萬人流離失所。」這是中央社3月22日的報導。地震後十天,數字很冰冷,處在台灣的我們對於這樣的數字切膚之痛恐怕不深了吧?然而,這代表者二十多萬人將被迫遠離破碎家園。當我們數日前聽到日本某個受災地區的小學中,約有30多個小孩天天等著爸媽來接他們放學,因為學校老師不敢告訴孩子最壞的真相---他們可能永遠再也等不到父母來接放學回家了。
這則消息讓我鼻酸和心痛:這些震災後受創的小心靈,會不會一直躲在角落哭泣?
同樣處在地震頻繁地帶的花蓮,經歷過臺灣921震災,和親眼目睹中國512汶川地震災區的我,對於天災和不幸很敏感,可是卻也沒什麼積極作為,頂多寫E-mail或電話給日本的友會關懷一下,還捐點小錢給慈善團體,這樣而已。
這場日本世紀大災難的骨牌效應是福島核電場爆炸後,引起的核能外洩污染恐慌,最滑稽的事是中國大陸的搶購食鹽風波,和日本部分牛奶蔬菜的輻射污染,臺灣幸好沒有受這兩事件騷動,因為專家適時的提出警訊和正確知識。可是對於非營利組織會有很大的衝擊:募款會變少或更加不易。不論是紅十字總會或幾個龐大的宗教組織都大量的將物資和善款湧入日本救援,站在人道立場,這是應該的行為,可是包括中華聯合勸募協會也發起為日本震災勸募時,這意味著:世界一家,哪裡有需要就該往哪裡送!
像地震這樣的天災恐怕會越來越多,因為整個地球都往壞的方向巨變!天災人禍,日日天天都在上演,雖不在自己國內,即便是鄰國也難保不波及我們。像去年的冰島火山濃煙就影響了整個航空運輸;中東地區的戰爭,影響石油輸出,就影響你我加油的荷包。總之,類似的池魚之殃不勝枚舉,「地球村」已經不再是口號而已,我真的覺得我們要有一種宇宙觀,把整個地球想像為一座沒有牆壁的教堂或廟宇,我們要手拉手,謙卑的懺悔和祈禱:為人類的貪婪、無知和不理性懺悔,為世界的和平與人類的延續而禱告。就從我們自己開始吧!(美瑗寫於2011.03.23)